Dowslake Microsystem [English] [Chinese]
 
 
 
首页 > 产品 >CATS汇聚接入和传输系统
MTS 系列电信以太网交换机 - 汇聚或接入

MTS 系列电信以太网交换机


MTS6000: 10G/GE L2/L3 Switch Shelf
MTS1080: 10G Carrier Ethernet L2 Switch
MTS1928: 10G Carrier Ethernet L3 Switch
MTS180: GE Carrier Ethernet L2 Switch
MTS194: GE Carrier Ethernet L3 Switch


MTS 系列电信以太网交换机设计应用于以太网汇聚和接入。 不同于普通的企业级交换机,MTS系列电信以太网交换机支持最新的电信以太网特性,符合 IEEE, ITU 和 MEF 标准。
电信以太网与企业级以太网的区别
OAM 故障检测,定位和修正.
抖动,延时状态监控
流量统计
QoS 基于Flow 或 EVC 的 CIR/PIR
Priority, Policing, Shaping, Scheduling
业务级别保证(Service Level Assurances).
标准化业务 端到端业务
电信语音和视频业务.
扩展性 支持上百万的终端用户
用户端口的隔离
支持1 Mbps 到 10 Gbps速率
可靠性
高可靠性.
<50ms的故障恢复能力,同时不影响正常业务.

OAM
首先,电信级的OAM(运营, 管理, 匆护)增强了电信以太网的网管能力。运营商需要全面和强大的监控和管理能力,以便为客户提供高可靠性的业务。电信以太网已经开发了多个标准来满足上述的需求:

* ITU 的标准 Y.1731 和 IEEE 的标准 802.1ag 被用于以太网业务和基础设施的端到端故障管理和运营状态监控。

* IEEE 802.3ah 标准用于链路连接的管理而不是端到端的管理。
IEEE 802.1ag 标准定义了以太网中断的故障管理,故障发现,验证和故障点的隔离等的一系列协议和流程。网络中会定期传送带内连续检查(Continuity Check )信息用于故障检测。 环回(Loopback) 信息用于验证本地设备和远程设备是否正常连接,取决于环回回复信息(Loopback Reply)是否收到。由链路追踪( Linktrace)和链路追踪回复(Linktrace Replies)信息实现故障隔离的功能。

Y.1731 标准主要增加了运营状态监控来扩展上面的OAM 功能, 同时包括了由告警显示信号( Alarm Indication Signal)实现的故障通知功能。 运营状态监控和报告是对客户业务级别保证(Service Level Assurances)的基础功能。通过发送和接受连续检查( Continuity Check)信息中的计数器来计算帧丢失(Frame Loss)。业务传送结束时的计数器值和那些本地计数器的值比较以得到用百分比描述的帧丢失率。同样的,使用用于延迟测量的时间标记来计算帧延迟(Frame Delay)。
接收端可以提取出信号在网络中传输的时间延迟,这要求每一个业务终端要时钟同步。或者, 延迟测量和回复信息可用于计算双向帧延迟,此时不需要时钟同步。通过帧延迟测量,ITU-T Y.1731 标准可以计算帧延迟变量。
IEEE 802.3ah 标准在链路层考量以上的管理业务,而不是针对端到端。该标准也被称做“ 位于最后一公里的以太网“,使用 间隔不超过10帧/秒的所谓不带标签的慢速协议帧( Slow Protocol Frames), 来实现客户端设备和中央机房设备之间的OAM功能。允许设备供应商定义的扩展,例如带宽配置,固件下载等,而不需要IP地址。运营商为了给客户提供高可靠性的业务而对网络管理和监控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QoS
运营商必须提供业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和业务级别保证( Service Level Assurances), 以便:
* 扩展电信以太网的使用,
* 使电信以太网可应用于实时业务,如语音和视频
* 将电信以太网提升到城域网或万维网的应用层面.
业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可以通过监控诸如可用性,帧丢失,延迟,延迟变化量等来实现,在Y.1731标准中定义。

QoS方面的考虑
解决方案
带宽 CIR, PIR, EIR
帧丢失 特定的SLA . 流量控制
延迟和延迟变化量 特定的SLA . 优先级, 整形和调度
可用性 监控和故障快速恢复
 
电信以太网也定义了带宽相关的属性,包括:
* 承诺的信息速率 (CIR),
* 过载信息速率 (EIR), (或者是峰值信息速率, 指CIR与EIR之和)
* 承诺/过载突发包 (CBS/EBS).
CIR保证客户的高优先级和时间敏感的业务时,例如语音业务,能拥有足够的带宽,而EIR允许用户使用所有可用的带宽。注意,传统以太网的流量优先级不提供任何带宽保证。
由802.1Q标准中的3比特用户优先域来实现流量优先控制,优先级基于高层协议,物理端口或 VLAN ID来设置。 根据IP层的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标记,大部分实现方案都可以将IP数据包映射到以太网。 记住使用CIR和EIR来实现流量优先级控制,这样CIR能保证最高级别的业务,而最低级别的业务交给EIR。 现在接入允许控制(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也能实现,超过CIR的流量会被拒绝传送(通过 signaling vs. dropping实现).
典型的带宽参数可以 基于每端口或每个用户来设置,也可以基于每个EVC来设置,或者甚至是EVC中的每一个业务级别(也称为flow). 运营商业务监控和报告是给客户提供SLA的基础。
Conformance Color Service Frame Delivery
CIR Service Frames green and delivered per the performance objectives specified in the SLA/SLS.
EIR Service Frames are yellow and may be delivered but with no performance assurances.
None Service Frames are red and dropped.
 
运用S-VLAN ID实现扩展性

IEEE 802.1ad 标准(运营商桥接, 也称为Q-in-Q 或堆栈 VLANs) 支持可扩展VLANs, 可同时为上千个企业用户和上百万个个人用户提供服务。4096 个VLANS 对企业用户已经足够了,但是对运营商的网络来说还是不够的。为了实现堆栈VLANs, 在运营商网络的边缘客户的业务被标记了一个运营商的 VLAN ID (S-VLAN) , 以便隔离用户流量,在运营商网络中区别对待用户的流量。这样每一个用户的流量可以透明传输: 所有的地址,管理流量,广播流量等都包含在用户VLAN (C-VLAN)里。一个Q-in-Q 帧看起来像一个VLAN 802.1Q 帧, 但是有两个802.1Q 标签。
自动保护 - ERPS G.8032

MTS系列电信以太网交换机能像Sonet/SDH一样实现快速保护切换,这主要归功于采用了先进的以太网保护交换机制(ERPS)。

 

G.8032使用的是有一点不同的机制。它根据Y.1731使用连续检查信息(CCM)来连续检查网络是否健康,特别适用于环网,要求在网络节点不超过16个时,保护切换时间必须小于50ms。

 
主要应用 I - 传统的移动回环和4G
 
次世代MTS交换机,MTS1090可以支持包括同步以太网、IEEE1588v2以及自适应时钟恢复等时钟同步技术。当MTS与MTS-M系列汇聚交换机协同工作时,传统的TDM链路E1/T1,OC3/STM1可以独立无缝隙的与基于ITU G.8261标准的时钟同步技术在分组网络中进行传输。MTS和MTS-M系列产品将是您实现多网融合以及网络汇聚的不二选择
 

 
主要应用 II - 包分叉复用(Packet ADM)
 
在城域网, 运营商网络一般都是环形拓扑结构,因为环形网易于铺设,易于提供链路失效保护。在网络中采用MTS电信以太网交换机将降低增加以太网容量和业务的成本,同时比增加额外的Sonet/SDH容量更具灵活性。和多威的CATS系列WDM产品或其它第三方的WDM产品结合使用, MTS 电信以太网交换机可以直接运行于一个波长上,携带以太网业务的特定的波长经过的每个结点就是一个以太网交换机, 实现 ADM 分插复用器的功能,而成本比 SONET/SDH ADM设备低。
 

Carrier Ethernet Switch for Packet ADM
Bandwidth

Ports for 1 G and 10 G Optical Ethernet
VLAN tagging Q-in-Q double VLAN tagging
OAM End-to-End Connec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Fault Correction
Priority and QoS Priority handling to meet guaranteed QoS and SLAs
Resiliency Sub-50 msec restoration
Scale High bandwidth and large number of customers
 
主要应用 III - 客户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s)
 
对用户流量进行优先级管理的可能性是吸引运营商采用例如多威的MTS系列产品作为客户端设备的最主要的原因。 运营商的以太网设备首先根据用户的优先权来组织用户流量。 然后根据流量策略,用户的流量会依照它们相应的类别和优先权在整形前进行整理。 最后电信以太网交换机会采用调度机制将用户流量上传到上行链路。换句话说,用户流量依照它们的优先级被重新组织,最重要的客户的流量会保证它的CIR, 这样在保证的CIR带宽内没有数据包会丢失。
 
 
 
POP, CATS, MTS, SmartGAIN, Smart Network Building Blocks are trade marks of Dowslake Microsystems Corp.

Copyright © 2010-2019 Dowslake Microsystems. All Rights Reserved.